高考生物的多样性大题分析,2024年高考生物的多样性大题
本文目录一览:
- 1、2010北京生物高考答案
- 2、一文解决高考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问题归纳整理,强烈建议...
- 3、高考生物哪部分分值最多
- 4、减数分裂生物高考题求详细解析
- 5、我明年即将高考,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谁有人教版高中所...
- 6、高考生物:遗传系谱图十类题型总结+解题技巧,理科生必须掌握
2010北京生物高考答案
在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物理学科的考试叙述如下:物理学科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五个知识板块变为力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四个板块,缩小了知识面,但力、电作为主干知识没有变化。
年高考考试内容原则上限定在《北京市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规定的必修课程与部分选修课程范围内。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中做出规定。
生物:生物像数学,选择题白送分,大题特恶心,29题考实验,30考DNA复制,31题考调节,感觉很多知识点(比如生态学)都没考到,反而在偏僻的知识点设题考察。题目有几个也不知所云,比如31题第(4)问得两个空,完全没看懂。生物感觉比去年难。英语:难。听力很清楚,但是并不容易做,逻辑很绕弯。
A显然不对 B突变不可能每次都1/3这么高的准确的几率 C不可能总是1/3 D解释得通。如果有尾为隐性,只有纯合隐性才是有尾。而纯合显性的的后代无法出生(比如有些致命基因,纯合的后代无法发育出生)。于是无尾都是杂合子。
一文解决高考生物:“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图像问题归纳整理,强烈建议...
减数分裂的意义: 保障生物的遗传稳定性和变异多样性,对有性生殖的生命延续至关重要。图像中的遗传密码: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轨迹,是解读遗传定律、辨别细胞分裂类型的关键。以上内容将助你更深入地理解高考生物中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妨收藏起来,为你的生物学习之路添砖加瓦。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的图表如下: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叙述的方便,人为地把核分裂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以及末期四个时期。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如下(以植物细胞为例):间期:分为G1,S,G2,主要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第一步:找同源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处于减二期,有的继续第二步; 第二步:看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分列在赤道板两侧、向两极分开),有的是减一期,没有的是有丝分裂; 第三步:判断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减二期。
DNA数目减半即为2n!所以减数分裂染色体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变化与有丝分裂相似。间期不复制,且时间短,前、中两期,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n、染色单体2n;中期,染色为单体分开,染色体与DNA数目均为2n;末期形成配子细胞,染色体数目、DNA数目均为n。
高考生物哪部分分值最多
在高考生物考试中,每年的必考题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题目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这类题目的分值通常在9到12分之间。这部分内容每年都会出现大题,有时还会涉及选择题的形式。神经和体液调节这部分知识也是考试的重点,如果单独出题的话,分值通常在十分左右。
高考生物试卷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题目是每年必考的内容,这类题目通常占据9到12分的分值。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其相互关系,这对于解答这类综合性题目至关重要。神经和体液调节的部分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高考生物分数占比为13%。新高考的总分是750分,生物的总分是100分,它占新高考的总成绩的13%。新高考的生物采用赋分进行给分,赋分的规则是,只要考生的分数大于0.5分及赋予30分再加上考生生物的成绩在全省的排名除全省的报考生物人数,最后将两部分的分值加起来。
选择题占据百分之70的分值。根据查询知乎官网信息显示:高考生物分值的分配因试卷的题型和内容而有所不同,以全国卷为例,生物的满分为100分,生物科目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占据百分之70的分值,主观题占百分之30的分值。
各地区的高考生物模块分值存在差异。以辽宁省为例,高考生物题包含六个选择题,每个题6分,四道大题必每题10分,还有一个十五分的选做题,总分90分。如果满分为100分,通常会有75分的选择题,每题5分;两个10分的大题;或五分的大题,每题2分。
减数分裂生物高考题求详细解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尽管同源染色体分开,但着丝点未断裂,因此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仍为4对,即8条。而在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由于着丝点已经断裂,染色体数由4对增至8条。这是因为在第一次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主要考的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区别。正常分裂的话,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形成的两个次级性母细胞的基因型是不同的;第二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来的,基因相同,所以形成的两个配子的基因型是相同的。现在看A基因。
首先对于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着丝粒不分裂,配对的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是着丝粒分裂。B里面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态有5种,原因是性染色体有X、Y两种,所以是对的。错的是C。第二次分裂后期是,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的。
若发生基因突变,则后代个体只有个别个体表现为红色;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因为交叉互换有一定的交换率,故父本产生的配子中可能有一部分含有B,测交后代可能会出现部分(不是个别)红色性状,D正确。
问题一:“一个”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类型为几种(不含交换)?答案一:2种 审题关键:只有1个精原细胞(看我问题中的引号)时,不管含几对同源染色体,答案都是2种。因为1个精原细胞就能产生4个精子,两两相同,所以2种。
我明年即将高考,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谁有人教版高中所...
我明年即将高考,各位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谁有人教版高中所有有用生物知识点?有条理,让人一看不乱,而且有真材实料,不要随便的罗列出来。
嗯,《王后雄学案》 不错,我们在高中有很多人都用的是那,也有老师用。数学可以买本 高考数学讲解,但不要提前看答案。高一函数为重点,有点难,得多做题,就买一些有关函数的书就行。
同学们,你们已经将文明与高尚留了下来,这就是对他们几年来悉心付出的最好的回报! 有人说,相逢是缘。是啊,师生之缘深似海,同学之缘大于天。
高考生物:遗传系谱图十类题型总结+解题技巧,理科生必须掌握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掌握如何分解问题,分析基因型和表现型。连锁与交换定律:学会利用图表解题,理解基因间的重组。遗传系谱分析:解读家系图,寻找遗传规律。遗传概率计算:运用乘法规则,熟练计算遗传概率。进化和自然选择:理解适应性、遗传漂变等概念。生物技术遗传:掌握基因工程、克隆等应用实例。
根据伴性遗传规律判断。 设计杂交组合,根据子代情况判断。“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类问题:思路:对多对等位基因或相对性状问题,先用分离定律分析每一对情况,然后运用“乘法原理”整合。染色体数、型异常配子(或个体)产生的分析:结合遗传细胞学基础,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分析,用简图展现。
遗传系谱图的解析,关键在于理解并熟练运用遗传规律。首先,要明确遗传图谱中各符号代表的意义,比如方框代表个体,线条代表血缘关系,箭头则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其次,要学会分析遗传图谱中个体的遗传特征,结合孟德尔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来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